晏子使楚原文,晏子使楚的机智与尊严

你知道吗?在春秋时期,有一位名叫晏子的大夫,他出使楚国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走进晏子使楚的原文,一起感受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吧!

晏子,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,以机智、勇敢、善辩著称。有一天,晏子被派往楚国出使,这可是一件大事。楚王得知晏子要来,竟心生一计,想要在晏子面前显摆一番。

晏子到达楚国后,楚王故意让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,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。晏子一看,立刻明白了楚王的用意,他断然拒绝,说:“出使狗国的人,才从狗洞中进去。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,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!”于是,晏子改从大门进入。

晏子见到楚王后,楚王问他:“齐国没有人可派吗?竟派你来当使臣!”晏子回答道:“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,人们一起张开袖子,就能遮天;挥洒汗水,就是下雨;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,脚尖碰脚后跟,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?”楚王听后,无言以对。

楚王不甘心失败,又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让人绑着一个人从晏子面前走过,问:“这是谁?”左右回答:“是齐国人,犯了偷窃罪。”楚王看着晏子,得意地说:“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?”晏子听后,机智地回答:“我听说这样一件事: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,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,只是叶子相似罢了,果实的味道却不同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(是因为)水土条件不相同啊。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,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,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?”楚王听后,笑着说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”

晏子使楚的故事,不仅展现了晏子的机智和勇敢,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家的风采。晏子凭借自己的智慧,不仅化解了楚王的侮辱,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。这段历史,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
晏子使楚的原文,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和幽默。通过阅读原文,我们可以感受到晏子与楚王之间的智斗,以及晏子机智应对的场面。以下,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段经典原文吧!

晏子使楚原文:

晏子将使楚。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“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。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”左右对曰:“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,过王而行。王曰:‘何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。’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。’”

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,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王曰:“缚者曷为者也?”对曰:“齐人也,坐盗。”王视晏子曰:“齐人固善盗乎?”晏子避席对曰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入楚则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”王笑曰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”

晏子使楚的故事,让我们领略了古代外交家的风采。晏子的机智和勇敢,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,感受晏子使楚的原文魅力吧!